手繪:中國茶那些事

手繪:中國茶那些事

10閱讀 2022-12-06 09:14 行業(yè)

“中國傳統(tǒng)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”項目近日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。

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。”中國是茶樹的故鄉(xiāng),中國人飲茶已有千年歷史。從神奇的東方樹葉,到盞中佳茗,讓我們開啟一場奇妙的“茶之旅”。

尋茶

杯中一葉何處來?

唐代的陸羽被稱為“茶圣”,據他所著《茶經》記載,茶樹形如瓜蘆木,葉如梔子,花如白薔薇,種子類似于棕櫚樹的種子,花蒂像丁香,根類似于胡桃樹的根。

在古代,尋茶不易。如今,人們不必再踏遍深山,去尋覓野生茶樹。茶業(yè)傳承、茶園廣布、物流便捷,茶葉已融入中國人的日常。

中國各地茶田廣布。西湖龍井、六安瓜片、武夷巖茶、嶗山綠茶、紫陽毛尖、君山銀針、黃山毛峰、祁門紅茶、臺灣凍頂烏龍……以地為名的茶,為人們徐徐展開一幅寬廣多彩的中國茶葉地圖。

采茶

“采茶非采菉,遠遠上層崖?!碧拼矢θ揭辉妼懕M采茶辛勞。

在現代,采茶機解放人力,讓“口糧茶”有了著落,一臺采茶機日采摘鮮葉5000多公斤,相當于80至100名采茶工的采茶量……不過,許多茶客堅信,人工采茶的古法,依然是產出上等佳茗不可或缺的步驟。

煎茶

好茶需好水,好水煎好茶。明代許次紓說:“精茗蘊香,借水而發(fā),無水不可與論茶也?!?

關于宜茶之水,陸羽說:“其水,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?!?

如今,市面上連水也細分出眾多品種,更有了軟硬之辨、酸堿之別。伴隨著物流的暢通,好水進入尋常百姓家,水增益,茶更香。

斗茶

飲茶有道,藝茶有術,斗茶由此而生。

“斗茶味兮輕醍醐,斗茶香兮薄蘭芷……”在范仲淹筆下,斗茶是一場風雅的儀式。

當下,斗茶以多種風貌呈現在中國人生活中。茶坊遍布街巷,新茶飲層出不窮,“店伙計”奮力搖臂制作手打鮮茶,情狀令人遙想起《斗茶圖》中的人物風采。

品茶

《陸羽烹茶圖》《品茶圖》《惠山茶會記》《烹茶畫卷》《事茗圖》……從一張張古畫中,我們得見古人品茗的情致。

山間,松下,溪畔,江岸,古亭內,家舍中,人們逸興飲茶、神思粲然。明代朱權說:“茶之為物,可以助詩興而云山頓色,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,可以倍清談而萬象驚寒。”

現代作家老舍說,有一杯好茶,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。

人們或以茶為媒,談天說地;或品茗養(yǎng)生,舒展身心。茶,不僅是潤喉的飲料,更是滋養(yǎng)心靈的甘霖。

古人煮茶、煎茶、點茶,今人則百花齊放、博采眾長……中國傳統(tǒng)飲茶習俗,在歷史長河的淘洗中,自然而然地發(fā)展、融合、創(chuàng)新。

小小茶芽,可成巨木;千古茶事,今日猶新。

文案/繪圖:談昦玄朱昊晨

新華社對外部出品

來源:新華社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

上一頁:中國茶葉的千年旅程:從茶馬古道到萬里茶道

下一頁:普洱茶投資分析:事實證明“無形的手”根本靠不住

相關閱讀
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